第八届中国国防经济学年度人物之七:房超


国防经济学家 2023-11-27 08:26

房超,男,汉族,中共党员,1984年7月出生,籍贯北京。2006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2010年清华大学物理系博士毕业。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一体化科技创新战略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国家实验室首席战略研究科学家。兼任××科技委技术专业组专家,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研发机构发展与变革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融合创新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伦理与治理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JMRH专家委员会委员,中核核工业特种机器人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是中央融办、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科工局、国家能源局、××发展部、××委等十余个国家部委的决策咨询专家。主要从事J民一体化科技战略领域教研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4部,取得知识产权成果20余项;承担××创新特区项目、××战略先导项目、××基础加强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等60余项;被各级首长与机关领导批示专报40余份。曾获欧盟Erasmus Mundus Fellowship、科技部中国创新挑战赛优秀奖、国家能源局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等荣誉。

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独树一帜推动战略管理研究。重点针对J民一体化国家大型科研机构相关的发展战略、体制机制、人才建设、能力评估与产业治理等问题开展研究。包括国家大型科研机构演化机理,实体国家科研机构的“需求-创新-约束”模式以及虚拟国家科研机构“大链路”模式,J民一体化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基础层、技术层与应用层融合,智能技术研发机构创新链与产业链双链融合,大国竞争背景下智能技术科技安全等重大问题研究。代表专著《战略突围——中外国家大型科研机构管理创新之路》(2023年1月出版)与相关十余篇系列论文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和好评,其中《科技创新举国体制的辩证研究》是2022年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以“举国体制”为主题的下载量最大的文献。

聚焦军民一体化创新,探索构建智能科技体系与谱系。通过建立视野域、情报域与方法域多域融通的科技战略研究范式,重点关注智能科技等新兴技术的J民一体化创新问题。包括J民一体化智能科技力体系框架研究,智能作战能力生成链路与JS智能技术能力评估,针对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深度伪造等J民一体化技术案例研究,通过技术发展规律归纳与未来技术预见构建一体化智能技术体系以及衍生的技术谱系,“能力-装备-技术”一体化智能技术体系构建思路与技术实现路径研究等。代表专著《一体化智能技术体系构想》(2023年1月出版)与相关十余篇论文中关于“一体化智能技术”的基本理论、技术体系架构以及具体技术谱系,强有力的支撑了××重大科研任务规划的设计与实施。

开拓完善新型研究手段,助力国家科技创新实践应用。带领团队利用大数据挖掘、新计量学、知识图谱与MBSE等方法,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情报智能分析平台“知言系统”与未来颠覆性智能技术预见平台“瞭望系统”,为我国智能技术J民一体化发展战略提供有效的技术工具,并已为十余家政府主管部门、研究院所与企业提供技术战略领域情报分析与知识供给服务。基于技术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的专项咨政报告为××科技委、科技部、教育部以及北京市等省市科技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并获实质性采纳实施,为国家实验室等新一批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作为××实验室战略研究中心创始人,从需求场景、技术推动、情报保障与研判分析四个维度开展实验室科研方向论证,从人才战略、机构运行、评估评价三个方面推动实验室体制机制设计,为将××实验室转型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国防经济学年度评审办公室供稿)    

 

设为主页】【打印】【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