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伊战争



  1980~1988年,伊拉克和伊朗为争夺边界领土、打击对方政权而进行的战争。
  伊拉克和伊朗均为海湾地区强国,但长期存在民族宿怨和边界争议,曾多次为阿拉伯河下游地区的归属问题兵戎相见。1979年2月,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以宗教领袖R.霍梅尼为代表的什叶派穆斯林上台执政。伊拉克是什叶派发源地,占人口55%的什叶派穆斯林中反政府势力活跃,从而成为伊朗输出革命的首要目标。伊拉克国富兵强,积极谋求海湾地区霸权,企图趁霍梅尼政权立足未稳之际对其进行打击,以消除所面临的威胁并彻底解决边界争端。两国关系日趋紧张,边境冲突加剧。
  战前,伊拉克总兵力24.2万人(陆军12个师又3个旅20万人、空军3.8万人、海军4000人,坦克2750辆、作战飞机340架、各型舰艇48艘),另有民兵约10万人;伊朗总兵力24万人(陆军10个师又4个旅15万人、空军7万人、海军2万人,坦克2000辆、作战飞机445架、各型舰艇51艘),另有革命卫队约9万人。但伊朗经济困难,政局动荡,国际处境孤立;武器装备不足,军队几经清洗,军队与革命卫队之间不够协调,战斗力不能充分发挥。伊拉克在经济上有阿拉伯富国作后盾,武器装备供应充足,但国土只有伊朗的1/4强,人口约为其1/3,兵员严重短缺。战争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伊拉克全面进攻,伊朗组织边境防御和反攻(1980.9~1982.6) 为夺取有争议的边境领土,攻占伊朗南部阿拉伯人聚居的阿巴丹等重要经济地区,伊拉克于1980年9月22日午夜出动大批飞机空袭伊朗,随后以5个师又2个旅近7万人和1200辆坦克的地面部队,分北、中、南三路在北起席林堡、南至阿巴丹约690公里的边界上,先北后南向伊朗境内推进,占领席林堡、梅赫兰、富凯和博斯坦等10个城镇;10月24日又夺取霍拉姆沙赫尔西区,包围苏桑盖尔德、阿巴丹,控制近2万平方公里的伊朗领土。伊朗仓促应战,驻边境地区的4个师退守重要城市,并急调增援部队阻滞对方进攻,同时出动大批飞机轰炸伊拉克重要军事目标与石油设施。11月,伊拉克因阿巴丹等城镇久攻不克,进攻势头锐减;伊朗乘机开始局部反攻。1981年9月27日,伊朗转入全面反攻,先后组织阿巴丹、博斯坦、胡齐斯坦和“圣城”等战役,逐步收复失地,取得战场主动权。1982年6月,伊拉克单方面宣布停火,并从伊朗撤军。
  第二阶段,伊朗发展反攻势头,伊拉克被动挨打 (1982.7~1984.2) 为夺取伊拉克领土,消耗伊拉克军队有生力量,推翻或动摇萨达姆政权,伊朗于1982年7月13~18日出动10万兵力发起“斋月”战役,首次进入伊拉克境内作战,占领巴士拉地区约100平方公里土地。至1984年2月,又先后发动“穆斯林·本·阿格勒”、“回历一月”、“曙光”和“曙光”1~6号等九次战役,占领伊拉克北部和南部共约300多平方公里领土。2月22日,伊朗发起“海巴尔”战役,攻占伊拉克南部盛产石油的马季农岛及其周围地区共约1000平方公里土地。伊拉克消极防御,被动挨打,多次要求停战,均遭拒绝。
  第三阶段,双方展开地面拉锯战,加强空中与海上袭击(1984.2~1988.3) 1984年2月,伊朗不顾伊拉克停战要求和国际调停继续发展进攻,企图迫使萨达姆下台,建立伊拉克伊斯兰共和国。至1988年3月,先后发动“巴德尔”、“曙光”8~9号、“圣城”1~9号和“佐法尔”1~6号等50多次战役。在1986年2月的“曙光”8号战役中,攻占伊拉克南部主要出海口法奥地区;在1988年1月的“圣城”2号战役中,夺取伊拉克北部约110平方公里土地;在1988年3月的“曙光”10号战役中,占领伊拉克北部重镇哈莱卜杰,夺地1000多平方公里。其他战役则多数受挫,占地得而复失。伊拉克守中有攻,先后在中线和南线多次组织进攻战役,并利用伊朗反政府武装配合作战。为改变战场态势,阻止伊朗进攻并削弱其战争潜力,伊拉克除在地面战斗中使用化学武器外,还先后于1984年2月和1985年3月率先进行“袭船战”和“袭城战”,攻击对方石油输出终端和军事、经济目标。伊朗针锋相对予以还击,在空军力量不足情况下率先使用地地弹道导弹(至战争结束共使用50余枚),引起双方“导弹战”。由于伊朗使用导弹袭击科威特并威胁海湾其他国家的石油输出,美、苏、英、法等国自1987年7月起先后出动80多艘军舰在海湾为油轮护航。美海军曾多次同伊朗发生冲突,战火由两伊边境蔓延到海湾地区。
  第四阶段,伊拉克重新掌握战场主动权,再次攻入伊朗境内(1988.3~8) 1988年上半年,伊朗经济危机加剧,国际压力增大,战场形势恶化。伊拉克采取以战迫和方针,继续对伊朗纵深目标实施导弹袭击(战争期间共发射180多枚)。1988年4月,伊拉克开始全面反攻,先后通过“斋月行动”、“信赖真主”等战役,收复法奥等南部失地和北部山区,并攻占伊朗的代赫洛兰及其周围地区,随后主动撤离;在其他地区共占领伊朗2000多平方公里土地。1988年7月14日,伊朗政府宣布接受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和平解决争端的598号决议。8月20日,双方在联合国军事观察团监督下实现停火。1990年伊拉克因侵占科威特面临严重的海湾危机,于8月15日宣布5天内从伊朗撤军,接受1975年签订的阿尔及尔协议并开始释放战俘。至此,两伊结束战争状态。
  战争中,伊朗亡35万人、伤70万人、被俘3万多人,损失作战飞机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伊拉克亡18万人、伤25万人、被俘5万多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两国军费开支近2000亿美元,经济损失约5400亿美元。在双方“袭船战”中,航行于海湾的各国油轮共546艘被击中,420名船员丧生。战争使双方的综合国力受到很大削弱,客观上削弱了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的势头,推迟了中东地区主要热点问题阿以争端和平解决的进程,刺激了中东地区各国对地地导弹、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兵器的追求,引起新的军备竞赛。伊拉克在这场竞赛中略占上风,以至很快忘却战争教训,停火两年后贸然武装入侵科威特,酿成规模空前、给伊拉克带来灾难性打击的海湾战争。
  此次战争是双方大量使用先进或较先进武器,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巨大,最终结局无明显胜负的现代局部战争。战争久拖不决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对彼此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缺乏全面认识,战、和战略决策失当,战争指导带有盲目性;美、苏等国不愿两伊决一雌雄,竭力维持双方实力平衡,使战争进程和结局受到制约;双方缺乏现代作战经验,军队素质及指挥水平距现代战争要求甚远,作战方法未突破传统攻防作战思想的束缚。但此次战争显示了现代局部战争中装备与物资损耗巨大、弹道导弹和化学武器具有一定威慑作用等特点,为军事科学研究提出了新课题。
(孙培德)

设为主页】【打印】【返回顶部
 
 
 
    
 

沪ICP证000263
关于本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上海国防战略研究所

 Copyright © 2008 by http://www.gf81.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