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



  1941年6月~1945年5月,苏联反抗法西斯德国及其盟国侵略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消灭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进而夺取世界霸权。
  战前态势 1940年夏德国征服北欧、 西欧诸国后,即着手制订入侵苏联的战略计划,进行侵苏的准备工作;1941年春侵占巴尔干半岛后,开始在东欧集结兵力,加紧完成对苏作战部署。德国对苏作战计划“巴巴罗萨”方案确定其战略企图是:集中优势兵力沿三个战略方向实施闪电式进攻,把苏军主力消灭在苏联西部地区,尔后长驱直入进抵阿尔汉格尔斯克、伏尔加河、阿斯特拉罕一线,使用空军摧毁乌拉尔工业区,以最终击败苏联。大战爆发后,德国经过近两年的作战与扩军,武装力量急剧发展,至1941年年中拥有兵力约730万人,其中陆军520万人,计214个师另7个独立旅;空军5个航空队,飞机1万余架;海军主要舰艇213艘。为尽快消灭苏联,德国及其盟国(罗马尼亚、匈牙利和芬兰等)于战前在靠近苏联边境地区集结军队550万人,计有陆军190个师(其中19个装甲师、14个摩托化师),坦克约4300辆,火炮和迫击炮4.7万余门;空军作战飞机4980架;海军作战舰艇192艘。其部署是:北方集团军群辖29个师,在梅梅尔(今克来佩达)至戈乌达普地带展开;中央集团军群辖50个师又2个旅,在戈乌达普至普里皮亚季沼泽地展开;南方集团军群辖57个师又13个旅(含13个罗马尼亚师、9个罗马尼亚旅和4个匈牙利旅),在普里皮亚季沼泽地至黑海地带展开。3个集团军群分别向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莫斯科和基辅方向实施进攻。另外,驻挪威的德军集团和芬兰2个集团军共21个师和3个旅,分别向摩尔曼斯克和列宁格勒方向实施突击。上述进攻部队各有德军1个航空队包括芬兰与罗马尼亚航空兵提供支援。
  战前,苏联对于法西斯德国的入侵虽有警觉,但由于对战争爆发时间和德军主攻方向判断错误,对抗击德军首次突击思想准备不足,以致临战前未做好充分准备。当时,苏军总兵力537.3万人,陆军编成303个师。为抗击德军入侵,苏联在西部边境军区(包括列宁格勒军区、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西部特别军区、基辅特别军区、敖德萨军区)共部署兵力268万人,计陆军170个师(103个步兵师、40个坦克师、20个摩托化师、7个骑兵师)另2个旅,50毫米以上火炮和迫击炮3.7万余门,新型坦克1400余辆和大量旧式坦克;空军新型作战飞机1500余架和大量旧式飞机。按照战前修订的作战计划,苏军以西南方向为主要防御方向,在其他方向上则以边防部队进行抗击,以保障主力集结和展开,消灭入侵之敌并将战争推向敌国领土。但战争爆发前,各项战备措施并未完全落实,西部各边境军区部队大多没有完全展开。
  战争进程 1941年6月22日拂晓,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苏联共产党和政府领导下,奋起展开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进入新阶段。德军侵苏标志着欧洲东方战线的开辟,苏德战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双方的军事行动经历了复杂曲折的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先后实施了八个战局(参见第二次世界大战附图)。
  第一阶段,德军发动战略进攻,苏军实施退却和战略防御(1941.6~1942.11) 其间包括1941年夏秋 战局、1941~1942年冬季战局和1942年夏秋战局。战争爆发后,德军凭借其突然袭击、武器装备占有优势、军队预先集结并具有较丰富的作战经验等因素,利用苏联判断失误、思想麻痹、戒备不足等弱点,一举突破苏军防御,仅3个星期即在苏联境内西北方向推进400~450公里,西方向推进450~600公里,西南方向推进300~350公里,夺占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全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大部,侵入俄罗斯西部各州,进抵列宁格勒远接近地,威胁斯摩棱斯克和基辅。
  苏联仓促应战,西部边防迅速崩溃,部队节节败退。在作战形势极端严峻的情况下,苏军统帅部对双方实力估计失误,战略指挥不当,企图以进攻粉碎德军进攻,一再命令各军区实施反击,以致接连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被迫转入战略防御。苏军同时进行了波罗的海沿岸战役、白俄罗斯防御战役、利沃夫-切尔诺夫策防御战役和北极地区战役,均告失败。边境交战结束后,苏军从7月开始,在列佩利、博布鲁伊斯克、索利齐、科罗斯坚等地域先后实施反突击,亦告失败。随后,为阻止德军长驱直入,苏军相继展开基辅战役、列宁格勒会战、斯摩棱斯克战役、敖德萨防御战役和顿巴斯-罗斯托夫战役。9月底,德军封锁列宁格勒,攻占斯摩棱斯克、基辅等城市。9月30日,双方开始莫斯科会战。德军从北、中、南三个方向挺进莫斯科,首先在布良斯克和维亚济马战役中取得胜利,接着推进到莫斯科远接近地。10~11月,北路德军进抵莫斯科河-伏尔加河运河沿岸地域,一部兵力进抵莫斯科以北的红波利亚纳;中路进抵莫斯科西南的戈利齐诺地域;南路强渡纳拉河,逼近卡希拉。莫斯科岌岌可危。苏联国防委员会和苏军最高统帅部及时调整战略部署,改善战争指导。军事上,以顽强防御阻止敌人进攻,把大批战略预备队陆续投入最危急的作战方向,并在敌占区广泛开展游击战。经济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将大批工厂东迁,使经济转入战时轨道。经5个多月艰苦战斗,苏军尽管损失官兵330余万人和大量武器装备,后退850~1250公里,但终于阻滞德军的进攻并建立了新防线。12月初,德军各突击集团已疲惫不堪,消耗严重,被迫停止进攻并转入防御。苏军经紧急准备先后在莫斯科近郊、列宁格勒东南地区和罗斯托夫地域转入全线反攻,开始实施1941~1942年冬季战局。德中央集团军群在莫斯科以西地区遭重创,被迫后撤。在西北与西南方向,苏军的反攻亦取得战果。反攻过程中,苏军在某些方向上迫使德军后退100~350公里。德军损失40余万人,被击溃近50个师,其闪击计划宣告破产。苏军由于总体力量和武器装备不足,战略预备队分散使用,反攻未能获得圆满成功,但整个战局仍然取得重大进展,为改变苏德战场形势创造了条件。

1 2 3 4

设为主页】【打印】【返回顶部
 
 
 
    
 

沪ICP证000263
关于本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上海国防战略研究所

 Copyright © 2008 by http://www.gf81.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