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



返 回

邓小平   <<1 3 4>>
  为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1940年4~8月,同刘伯承领导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军民在日军控制的平汉、白晋等交通干线上广泛开展破袭战。8~12月,同刘伯承率部参加由八路军总部发动和指挥的百团大战,组织实施正太、榆辽等战役战斗,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1941年,针对日军在华北推行“总力战”和“治安强化运动”,抗日根据地被严重蚕食的困难局面,他提出坚决反对保守退缩,强调以武装斗争为核心,面向敌占区,面向交通线,开展全面对敌斗争。之后,同刘伯承一起指导所部实行主力地方化,强化游击集团,大量组织武装工作队,采取敌进我进的方针,深入敌后之敌后,建立隐蔽游击区,开展军事政治攻势,挫败日军对根据地的蚕食和多次残酷“扫荡”。1942年5月赴中条山地区检查指导工作,推动了该区对敌斗争的发展。9月任中共中央太行分局书记,领导整风运动、精兵简政、减租减息和生产救灾,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度过敌后抗战最艰难的阶段。
  1943年初,在太行分局高干会上,总结5年抗战经验,提出对敌斗争的一系列政策和策略,为部队转入攻势作战准备了条件。8月同刘伯承指挥部队取得卫南和林南战役的胜利,收复大片国土。10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太行分局合并,任北方局代理书记,并主持八路军总部的工作,担负起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全面领导的重任。组织指挥军民积极主动开展游击战争,粉碎日伪军多次残酷“扫荡”,并领导进行建党、建军、建政活动,不断扩大华北解放区。1945年6月,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8月,任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和晋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指示,迅速组织野战兵团,并同刘伯承指挥部队率先反击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进犯。1945年9月发起上党战役,巧妙运用攻城、打援、追歼逃敌的战术,全歼侵入解放区腹地的阎锡山部13个师3.5万余人,巩固了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后方。继而挥师东进,于10月下旬发起邯郸战役,采用诱敌深入、断敌退路、正面牵制、两翼迂回等战法,歼灭国民党军第30、第40军,争取高树勋率新编第8军战场起义。这两个战役的胜利,有力地遏制了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进攻,加强了中共在重庆谈判的地位,对停战协定的达成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取得了组织大兵团作战和由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的经验。停战以后,他着力教育部队认清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提高警惕,加紧练兵备战,并从地方选调一批知识分子干部充实部队,加强政治工作力量。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后,同刘伯承率主力在鲁西南、豫北地区大踏步进退,创造战机,10个月内连续组织指挥陇海、定陶、巨野、鄄城、滑县、巨(野)金(乡)鱼(台)、豫皖边、豫北等较大规模的战役,共歼国民党军12.4万余人,为后来的战略进攻创造有利条件。
  1947年6月底,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主力打到外线去,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战略决策,同刘伯承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余人强渡黄河,实施中央突破。首先发起鲁西南战役,采取攻其一点、吸其来援、啃其一边、各个击破的战法,经28天的激烈战斗,歼敌4个整编师共9个半旅6万余人,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之后,又率部隐蔽迅速南进,跨过黄泛区,抢渡沙河、汝河、淮河,摆脱国民党军20多个旅的围追堵击,先后解放11座县城,胜利地完成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任务。后与相继挺进中原的陈(赓)谢(富治)集团和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在长江、淮海、黄河、汉水之间中原战场完成战略展开,造成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直接威胁国民党在长江以南的广大统治区的态势,迫使国民党军调动主力回援。进入大别山后,针对大兵团无后方依托和部队出现的疲惫现象,激励部队发扬为全局利益勇于牺牲的精神,英勇歼敌,多打胜仗,发动群众,克服困难,重建大别山根据地(见进军大别山)。之后与刘伯承先后组织指挥了张家店、高山铺等战斗,给国民党军以沉重的打击,巩固和扩大大别山根据地。11月底,当蒋介石调集33个旅轮番“进剿”时,同刘伯承分兵对敌,率大部主力坚持内线作战,采取敌向内我向外,敌向外我亦向外,以小牵大,以大击小的方针,机动歼敌,粉碎敌人大规模“进剿”。1948年3月,同刘伯承率主力出大别山区与陈毅、粟裕野战军和陈(赓)谢(富治)集团会师中原,继续在江淮河汉之间调动和歼灭大量敌人,扩大中原解放区,迫使国民党军陷入战略被动地位。5月,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书记、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政治委员。
  1948年11月,在淮海战役中任中共总前委书记,与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一起指挥中原野战军(后改称第二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后改称第三野战军),同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军主力进行决战。战役期间,与刘伯承、陈毅率部袭取宿县,截断津浦铁路(天津─浦口),扼敌南逃北援之要冲,提前达成对徐州地区国民党军的分割、包围;接着指挥中原野战军主力和华东野战军一部于双堆集地区歼灭由豫南增援之黄维兵团,对保证战役全胜起了重要作用。淮海战役歼灭和争取起义、投诚国民党军5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共55.5万余人。此战役,连同辽沈、平津战役的胜利,为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设为主页】【打印】【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