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年,资本主义国家两大军事集团--以德国和奥匈帝国为主的同盟国同以英国、法国、俄国为核心的协约国,为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首次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历史背景和战前态势 此次战争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和长期以来冲突不断加剧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必然产物。
  战争起因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领土已被英、法、俄等老牌殖民帝国瓜分殆尽。此时,德国、美国和日本发展成新兴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经济实力开始赶上或超过英国、法国和俄国,从而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并试图以战争手段开辟和夺取新的投资场所与原料产地。美西战争、英布战争和日俄战争即是为了这一目的而进行的最初三次帝国主义战争。
  19世纪70年代,德国通过普法战争完成统一后经济发展迅速,至20世纪初工业生产居欧洲首位,因此急欲发动一场新的战争,彻底击败法国,巩固其对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占领并夺取法国的海外殖民地;以武力战胜英国,确立海上霸权,进而瓜分其广大殖民地;削弱俄国的军事实力,夺取乌克兰、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借助奥匈帝国争夺巴尔干,置土耳其和保加利亚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奥匈帝国则试图通过战争兼并塞尔维亚,遏制斯拉夫民族解放运动,伙同德国将俄国势力逐出巴尔干。
  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试图通过战争击败德国这个新的竞争对手,同时削弱法国和俄国,以保持其海上霸主地位,确保其海外殖民利益不受侵犯。法国试图对德国发动一场复仇战争,收复被占领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夺取德国的萨尔矿区,进而称霸欧洲大陆。俄国企图阻止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扩张,以巩固其对该地区的控制,同时占领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控制具有战略意义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各国为了在争夺霸权、瓜分世界的角逐中击败竞争对手,根据各自的利害关系结成军事同盟。1879年,德国与奥匈帝国结成针对法、俄的军事同盟;1882年,意大利因在北非扩张中与法国发生冲突而入盟,形成三国同盟,简称同盟国(见《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1892 年,俄国和法国签署与之相对抗的军事同盟条约;英国为对付德国的挑战先后于1904年和1907年与法、俄签署协定,形成英法俄三国协约,简称协约国。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加紧扩军备战,争夺战略要地。巴尔干地区和地中海沿岸成为争夺的焦点。1905~1913年,双方的争夺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国际危机,并导致意土战争和巴尔干战争的爆发。各国统治集团为摆脱周期性经济危机,转移国内人民视线,迫切希望从战争中寻求出路。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遇刺身亡,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线。7月28日,奥匈在德国怂恿下对塞尔维亚宣战,炮击塞首都贝尔格莱德,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30日,俄国宣布总动员,声援塞尔维亚。8月1日,德国对俄宣战,法国宣布总动员。3日,德国对法宣战。4日,比利时拒绝德军过境,德国对比宣战,英国对德宣战。6日,奥匈对俄宣战,塞尔维亚对德宣战。英、法分别于12日和13日对奥匈宣战。意大利宣布中立。至此,战争全面展开。
  战争准备和力量对比 为彻底战胜对方,各国加紧战争准备,增加军费开支。1908~1913年5年间与 1883~1908年25年间相比,奥匈增加12倍,意大利近15倍,法国3.2倍,俄国2.7倍,英国和德国分别增加30%和60%。各国十分重视发展军事工业,德国拥有兵工厂近30家,18万人;法国29家,10万人;俄国20多家,8万人;英国各私营大厂均生产军火。此外,各国抓紧战略物资储备,大力发展钢铁生产和煤炭开采业;加快铁路、公路建设,提高部队的机动能力。
  法、俄、德、奥通过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不断增强军队的后备力量。英国最初实行募兵制,战争期间改为普遍义务兵役制。各国军队的编制装备大致相同,平时和战时的指挥体系基本相仿。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是国家元首 (总统或君主) ,军队的建设、训 练、装备和行政管理由陆军部领导,作战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一般由独立或隶属陆军部的总参谋部负责。战时,作战指挥由总司令负责,各集团军一般直接隶属于最高统帅部。俄国平时设有方面军级指挥机关。战争期间,其他国家曾临时增设编制不固定的集团军群指挥机构。随着军事行动规模的扩大,各级司令部的作用明显增强。
  两大集团经济、军事实力对比,协约国占优势。战前,英、法、俄三国(含殖民地)总人口为7.045亿,陆军总兵力977.7万人,海军各种水面舰只762艘、潜艇174艘,军用飞机677架;德奥两国(含殖民地)总人口仅1.3亿,陆军总兵力634万人,海军各种水面舰只403艘、潜艇35艘,军用飞机297架。协约国商船总吨位968万吨,同盟国仅632万吨。战争期间,先后有许多国家加入协约国,使其人力物力不断增强,优势日趋明显;同盟国逐渐丧失海外殖民地,经济上受协约国海军封锁,战略物资日益匮乏,但德国战争准备充分,军事工业发达。
  战争计划和兵力部署 战前,欧洲各国精心制订了战争计划。德国的战争计划是前任总参谋长A.von施利芬1905年制订的。该计划设想法军企图攻取阿尔萨斯和洛林,而俄军动员缓慢,据此规定采取先法后俄的战略指导方针,以免陷入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被动地位。西线以少量兵力牵制法军的进攻,而占总兵力87%的部队通过荷兰和比利时沿西南方向实施主要突击,从西面迂回巴黎,围歼法军主力于阿尔萨斯、洛林至瑞士边界之间,进而迫使法国投降,争取在6~8周内结束对法战争;东线先以少量兵力阻滞俄军进攻,待西线击败法军后,主力转移到东线与俄军决战。H.J.L.von毛奇对该计划做了某些修改:为防止法军攻入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而威胁右翼安全,决定从右翼分兵加强左翼;为避免俄军攻入东普鲁士而在政治上造成不利影响,决定相应加强东线兵力,结果使西线主突方向上的兵力由原来占总兵力的87%减至60%;为使荷兰保持中立,规定右翼集团全部经比利时和卢森堡进入法国,从而使部队的展开和机动受到限制。其海战计划规定:集中兵力对英国舰队作战,首先以小型水面舰艇和潜艇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逐步削弱其海军优势,尔后在决战中将其歼灭,同时破坏其海上交通线;在波罗的海部署部分兵力对俄国海军进行牵制。奥匈军队的战争计划是在德军总参谋部协助下制订的,陆军编为3个集群:“A梯队”兵力占总兵力一半以上,任务是攻歼驻波兰俄军;“巴尔干集群”用于进攻塞尔维亚和黑山;“B梯队”占总兵力1/4,任务是加强前两个战场或开辟新战场。

1 2 3 4 5 6 7

设为主页】【打印】【返回顶部
 
 
 
    
 

沪ICP证000263
关于本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上海国防战略研究所

 Copyright © 2008 by http://www.gf81.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