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砺雄师--我军预备役部队组建20周年



    198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正式组建。

    2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通过军地各级的共同努力和广大官兵的艰苦奋斗,我军预备役部队伴随改革开放的雄健步伐阔步前进,与时俱进,已成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防务的又一面盾牌"

    1985年,我国政府宣布百万大裁军。邓小平同志称此惊世之举是"有力量、有信心的表现"。裁减后的武装力量能否适应我们国家安全防务的需要?对此,邓小平同志深谋远虑,成竹在胸。在筹划部署常备军精简整编、踏上精兵之路的同时,小平同志把目光投向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指出:"组建预备役部队是个好办法"。

    预备役部队作为我军建制序列中的一支国防力量,充分借鉴了外军经验,又具有中国特色。对这支新型部队的特点,有关专家作了这样的概括:寓军于民,亦兵亦民,利国利民。它适应了新形势下国防建设的需要,服从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顺应了世界军事变革潮流。

    在国家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情况下,组建一支"寓军于民"的预备役部队,不仅可以节省军费开支,减轻国家负担,而且完善了我军战时快速动员体制,是实现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快出兵、出精兵,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建军趋势。20年来,预备役部队以它特有的军事、经济、社会功能和投入产出效益比,向世人展示:组建这一新型部队,对富国和强兵都有利,是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下建立巩固国防的一项重大战略性决策。

    预备役部队在开拓前进的历程中受到了党和人民的关怀厚爱。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十分重视预备役部队的建设和发展。江泽民同志担任军委主席以来,多次视察和检阅预备役部队,并发出"建设一支训练有素的预备役部队"的号召。1993年5月,在我军预备役部队组建10周年之际,江泽民主席亲笔题词:"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完善快速动员体制"。

    20年来,全军各预备役部队都得到了所在省、市、地、县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满腔热情的支持。地方各级政府在处理与预备役部队建设有关的事项时,有着共同的语言、一样的作风:"纵有困难,特事特办";"应办即办,一路绿灯"。广大预备役干部对党和国家要求将地方工作和军事工作两副重担一肩挑,深感光荣和自豪;千千万万的预备役战士,不论是来自车间、商厦,还是来自田野、村寨,都深知肩头责任的重大。

    1999年10月1日,国庆50周年大阅兵。当英姿勃发、威武雄壮的预备役部队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时,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今天,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步兵、炮兵、防空兵、装甲兵、防化兵、工程兵、通信兵、后勤保障部队等诸军兵种的我军预备役部队,被外国军事观察家认为是"中国防务的又一面盾牌"。

    我军军事工作改革的重大成果

    1999年的寒冬时节,一场特殊的后方保障"战斗"在辽西走廊展开,数名从"前线"后送的伤员很快在野战卫生方舱中接受检查、救治;"战伤"的防空火器和运输车辆在野战修理所经过抢修后,很快返回"前线";数十辆从地方征用的大型运输车正进行快速加油……担负演习任务的是我军第一支预备役后勤保障旅。

    2002年6月,在江苏某预备役师党委会上,一位预备役军官的述职报告深深打动了人们的心弦。他叫吕振霖,现任江苏省泰州市副市长、该预备役师副政委兼某预备役团第一政委。自1984年该师组建之日起,他就在师里担任预备役军官,一任19年,从一名普通干部成长为一名市领导,也从一名普通预备役军官成长为师副政委。

    一个人、一支队伍的成长发展,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军预备役部队与时俱进20年的发展历程与成果。

    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创新,我军预备役部队从初建创业到迈向质量建设,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成为我军军事工作改革的一项重大成果。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反复酝酿与论证,中央军委于1982年9月作出了组建预备役部队的决定,同时展开试点工作;1983年5月,随着我军第一支预备役部队诞生,总参规定,凡批准组建的预备役师(团)均授予军旗和番号;1984年,中央军委确定了预备役部队的领导管理权限和组织编制管理要求;1985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明确了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方针和任务,标志着我军预备役部队已由初建创业阶段向巩固发展阶段迈进。

    1986年8月,总参、总政、总后进一步明确,预备役部队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序列,同时对预备役部队与军分区、人武部的关系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1990年12月,总参修订颁发《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大纲》;1992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加强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提出明确意见和要求;1994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进一步明确,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是军队和地方的共同责任,强调要把预备役部队建设纳入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总体规划,统筹兼顾,统一建设。全军预备役部队坚持抓教育、抓训练、抓管理、抓基层,部队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1998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全军预备役部队进行调整改革。经过调整改革,我军预备役部队的布局日趋合理,结构得到优化,体制编制不断完善,建设重点更加突出,保障措施进一步落实,为加强质量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1年以来,根据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全军预备役部队战时可能担负的任务及指挥关系进一步明确,新的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修订颁发,与现役部队挂钩训练全面展开,步入了以军事训练为中心加强部队全面建设的新阶段。

    把新旅雄姿写进光荣军史

     2000年10月,江苏陆军预备役步兵师炮兵团、辽宁陆军预备役高炮第二师某团,代表全军预备役部队参加了全军科技练兵成果交流活动,并受到了军委江泽民主席的赞扬和总参通令嘉奖。

    人们不会忘记,早在1994年举行的一次实兵研究性演习中,驻江苏扬州某预备役师便以快速动员、快速机动和对坚固阵地防御之敌的凌厉攻势,把我军这支国防新旅的雄姿写进了光荣军史。

    进入21世纪,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在大力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征途上,预备役部队广大官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拼搏进取,部队战斗力建设再攀新高。

    2001年冬,辽宁某预备役师成功地举行了全师成建制快速动员与机动演练,为全军预备役部队实施战时快速动员探索新路。

    2002年7月,一场高技术条件下整师全员动员、全员拉动、全员作战实兵实装演练在湖南某地展开:随着动员命令发出,分布在全省5市31县399个乡镇的1万余名预备役官兵迅速收拢集结、转服现役、携装乘车千里机动、处置遭"敌"空袭、抗"敌"反击……湖南某预备役师成功进行快速动员演练,做到了人员"召之即来",装备"来之能战"。

    2002年9月上旬,华北地区某大型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某预备役部队在空军航空兵和陆航火力的支援下,迅速从侧翼攻击突破、夺控要点,与从右翼进攻的某部形成合围夹击之势,使"蓝军"陷入困境……我军预备役部队组织实施的首次与陆空现役部队联合作战实兵演习,表明我军预备役部队整体作战能力获得了新突破。

    2002年冬,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预备役部队防空作战演习在广东各地同步展开。只见一架架"敌"机一进入广东境内,就立即被分布在海岛、渔船、山头、地面的上千个观察哨死死盯住,高炮、高射机枪、便携式导弹立即瞄准,随着指挥所一声令下,"敌"机在空中开花。省军区领导欣喜地告诉记者,广东的预备役高炮部队通过体制创新和信息化改造,作战能力进一步提高,形成了与现役防空力量统一布局编组、统一指挥体制、统一空情保障、统一火力运用、统一战备建设的崭新格局。

    宝剑锋自磨砺出。全军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的逐步提升,离不开训练场的千锤百炼。20年来,全军预备役部队始终把军事训练摆在突出位置,坚持训战一致原则,严格按纲施训,广泛开展科技练兵,形成了以军事训练为中心推动部队全面建设的良好局面,先后有5个预备役师因军事训练和完成重大任务成绩突出受到总参通报表彰。辽宁省军区结合预备役部队寓军于民特点,把编兵触角向与军事斗争准备联系紧密的高新技术密集型单位延伸,广纳地方人才,使全省5000余名高技术人才迈入预备役部队行列,催生出一批科技练兵成果。四川省军区预备役部队以战时任务为牵引,与现役部队开展挂钩训练,先后移植转化现役部队科技练兵成果50余项,与现役部队合力攻关解决训练难题70余个,有力地推进了预备役部队的质量建设。

    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作为不脱离生产的武装集团,我军预备役部队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又是加速国家经济建设的突击队。20年来,预备役部队积极投身两个文明建设,成建制地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在投身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上锤炼部队快速动员能力和遂行作战任务能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了建设祖国与保卫祖国"两副重担一肩挑"的合格答卷。

    1987年5月,大兴安岭发生森林大火。某预备役师一团1300余名官兵紧急集结,开赴灾区,顽强奋战18个昼夜,转战700多公里,扑灭大火20余处,清理火场1万余公顷,打压火点1万多个,开辟和拓宽防火隔离带49公里,该团荣立集体二等功。这是我军预备役部队组建以来首次成建制地执行抢险救灾任务。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之初,某预备役师即投入39个建制连共7000多人次,挖土方19万立方米,修路11200米,确保了开发区的建设顺利进行。

    1996年以来,上海某预备役高炮师通信连的预备役官兵,发挥专业特长,先后圆满完成了八运会、亚太经合组织首脑峰会等多项重要活动的通信保障任务。

    20年来,全军预备役部队官兵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危险就冲向哪里。从抗洪抢险到抗震救灾,各预备役部队冲锋在前,取得了累累硕果。

    1993年,三峡工程建设正式启动。重庆预备役高炮师、重庆预备役后勤保障旅成建制地投入三峡移民攻坚战,与三峡库区各级人武部门一起,协助地方政府安置农村移民27万多人。

    在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面前,我军预备役部队的13个师、3个独立团的5万官兵,坚决听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指挥,转战南北,为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天门预备役舟桥团被中央军委授予"抗洪抢险模范预备役团"荣誉称号。

    党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后,从西南到西北,从西气东输工程经过的戈壁大漠到青藏铁路延伸的茫茫高原,处处留下了预备役官兵战斗的足迹。陕西某预备役步兵师二团官兵,在延安以东15公里的荒坡秃岭上承包了16.5平方公里的小流域治理工程,两年间组织预备役官兵1.7万余人次,植树15万株,整修农田1000多亩,修建大型集雨池及蓄水窑,解决了500多亩林(草)地的浇灌用水问题,受到老区人民的高度赞扬。

    今年六七月份以来,长江、淮河流域出现汛情,云南大姚发生6.2级地震,广东、海南、广西台风肆虐,各预备役部队立即就地实施成建制快速动员,奋勇冲上抢险救灾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履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和职能,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充分显示了预备役部队的战斗力,展现了广大预备役官兵的过硬素质和良好作风。

    20年来,我军预备役部队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坚持与时俱进,赢得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誉与信赖。(据解放军报 文/王永盛、唐水福)

 

 

 

设为主页】【打印】【返回顶部